根据历年疫情报告数据,每3—5年甲肝疫情出现一个流行的小高峰,2019年全国甲肝疫情呈现上升态势,我省有一定程度的上升。2020年初我省疫情较2019年继续呈现升高态势,并且集中在一些沿海县区。截至2月底我省未报告甲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分析病例之间无明显流行病学关联,说明目前我省甲肝发病仍呈散发状态。粪—口途径是甲肝传播的主要途径,甲肝病毒可以在贝类为主的海产品中蓄积,我省有近半数沿海城市,居民素有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的习惯,不良饮食习惯应该为我省甲肝发病的主要原因。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临床症状有疲乏,食欲减退,呕吐、恶心、腹痛、肝肿大,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如眼睛巩膜、皮肤和尿发黄等。急性甲肝的潜伏期通常为14~49天(平均30天)。
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传染病主要是甲肝病人隐性感染者(无肝炎症状和体征,但甲肝病毒IgM抗体呈阳性者)。粪—口途径是甲肝传播的主要途径。多经水、食物、日常接触等方式传播。人群对甲肝病毒普遍易感,任何年龄均可患病。
甲肝治疗主要以支持治疗为主,对症治疗,适当休息。
1.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的有效措施。我省适龄儿童常规免疫用甲肝疫苗为甲肝减毒活疫苗,在18月龄接种1剂,家长要按照免疫程序及时带儿童进行接种。同时未患过甲肝或未接种过甲肝疫苗的成人,也可自愿自费接种甲肝疫苗进行疾病的预防。
2.其他预防措施: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喝生水、不生食海产品,尤其对一些能富集甲肝病毒的毛蚶等海、水产品,食用时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把住“病从口入”关。
搞好环境卫生,生活垃圾和粪便要及时清理,并做好无害化处理。
出现体温升高并伴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的人,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