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就促进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发展做出部署。为弘扬、推广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在改善医疗服务中的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人民网﹒人民健康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合作开展“院长谈改善医疗服务”系列访谈,邀请全国各地优秀医院院长做客访谈,将其改善医疗服务经验、优秀做法进行分享。
近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北大医院”)院长刘新民做客《院长谈改善医疗服务》专栏,就“持续改善医疗服务 让群众看病就医更满意”话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互联网+医疗”线上线下同布局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刘新民表示,在预约挂号方面,北大医院推出预约挂号服务,可以通过114电话、北京市统一预约平台、社区还有大夫出诊时间及复诊等多种途径,预约7天的号源,其中通过支付宝和微信挂号的患者,挂号成功后,不用取号就可直接就诊,大大的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在缴费方面,患者在就诊区就可以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进行付费,缓解了患者反复排队的压力,给患者带来极大便利。
面对“互联网+医疗”的新形势,很多老年人会有些不适应,为此,北大医院在大厅特为老人安排了十几名导医志愿者,为老人耐心宣讲就医流程,手把手教老人线上挂号付费等流程。刘新民强调,通过这些新形式医院早高峰确实得到缓解。
开设32个MDT门诊,一站式服务患者,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
北大医院不断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目前已设立32个MDT门诊,包括甲状腺、糖尿病、呼吸系统一些疾病,近三年门诊量也达到千人,缓解患者不停转诊、重复检查给患者家庭带来的负担,深受患者好评。刘新民表示,医院通过医院展板、官方微博服务账号和官网三个渠道让患者了解MDT的相关情况,MDT团队还实施线下门诊大讲堂的形式为患者科普宣讲MDT的就诊优势,刘新民指出,MDT新形式真正方便了患者,也是为百姓做了一件好事实事。
成立“患者安全组” 坚守患者安全生命线
刘新民表示,为坚守患者安全生命线,北大医院成立“患者安全组”作为医院患者安全管理的工作机构,就发现的问题深入讨论,从医院方面、医生方面出发讨论,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流程,最终实现持续改进,最终确保患者医疗安全。
北大医院还将每年的9月作为患者安全文化月,并进行一个月的安全培训活动,同时还将一些患者邀请到培训中。医院还会招募热心患者,帮助医院改善工作,医院定期召集听取这些志愿者在就诊、住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医院会积极予以改进。刘新民表示,目前,北大医院牵头12家医疗机构,定期例会,对每个不良事件进行案例分析,教育研究,定期出一些相关期刊,通过这些工作模式传播患者安全文化。(盛月)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