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中国新父母年度人物评选中,儿童文学作家葛欣独得中国“年度父亲”称号。中国新父母年度人物评选由新家庭教育研究院、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主办,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
在为葛欣的中国“年度父亲”颁奖词中这样写着:
父亲是一个身份,父爱是一种能力。葛欣坚持十余年亲子阅读,撰写二十万字的亲情书信,创作了《我要当个好爸爸》家教图书,总结出一套轻松、温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以卓然的育儿成果,实践了做有爱心、有耐心、有童心,学习型、牺牲型、朋友型的“三心三型”父母的理念,为中国家庭做出了表率。
我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买书、读书。为了让孩子也像自己那样,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我在孩子没出生时就制订了阅读计划。在为孩子做胎教时,不但让孩子听音乐,还为孩子唱儿歌、读唐诗、讲简单的故事。
女儿出生以后,并不喜欢阅读。把一本图画书拿到她面前,她或是往旁边一扔,或是把它放在嘴里用力咬。为了引导孩子爱上阅读,我想出了许多有趣的方法。首先,身教重于言传。既然想让孩子爱上阅读,自己就得做好榜样。于是,我改掉了每天晚上看电视的习惯,捧起了图画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还动了个脑筋,在想让孩子看书时,故意一边看一边呵呵地笑。每当这时,好奇的女儿就会被吸引过来,想看看爸爸在笑什么,看看书上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待女儿过来后,我就开始绘声绘色地给女儿讲起来。
在陪孩子阅读的时候,我倾注了感情。在读故事时,我很注意节奏的把握和音色的变化,总会给故事里的每个角色安排不同的音色。有时,单凭声音和语气实在很难区分开,我就会捏着鼻子说话,这样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让女儿感觉特别可笑。每当我讲到开心处时,会和女儿一起尽情地笑;讲到紧张处时,会握紧拳头怵怵发抖;讲到关键处时,会卖个关子吊吊女儿胃口;讲完了故事,还会和女儿分别续编出新的故事。
阅读过后,我还会经常陪女儿做角色扮演游戏。看过《草船借箭》这篇故事,我就和女儿分出角色,由我来扮演周瑜,孩子妈妈扮演鲁肃,由她手拿大蒲扇来扮演诸葛亮。每次表演,我们都会很快乐,很投入,有情节,有台词,有欢笑。表演时,如忘了书中情节,女儿还会去翻找《三国演义》,查找故事中的内容,实现了主动阅读。
有了这些有效的方法,女儿很快就从不喜欢阅读变成了喜欢阅读。久而久之,女儿就养成了和我一起看书的习惯。
在孩子上学后,为了经常能读到好书,我注意把购书与借书结合起来。每年都会在书店、网店购置大量图书。如今,家里的藏书中,最多的是少儿图书,约有3000余册。
我每周都会到开发区图书馆借阅12本经典图书,供一家三口人阅读。在借书时,我会充分征求女儿的意见,因为如果借来的书是女儿不喜欢读的,那这次借书是没有意义的。他注意精心选书,让女儿读的书既要有营养,又有好味道。
好书是需要分享和交流的。每天早晨,我送女儿上学的路上,经常与她口头交流前一天读书的内容。这个过程是快乐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就像朋友一样交流。我们可以就书中的人、书中的事,畅所欲言。我们之间没有批评,只有鼓励与商讨。
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后,已能自主阅读,但我还是坚持着带头阅读的习惯。每天晚间睡前一小时为我们固定的阅读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先是各自捧着一本书,一起静静地阅读。读后,一家人还经常就书中内容进行交流。
我还会把读书和画连环画、讲故事比赛、看与图书有关的电影结合起来。我精心整理出数十部被拍成电影的优秀童书,带着孩子,将电影和图书对照看,让孩子比较不同的艺术样式,通过电影的声光电,让孩子对图书产生兴趣。
正是因为我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兴趣,才让孩子深深地爱上了阅读。
10年前,在得知妻子怀孕时,和许多爸爸一样,我异常兴奋。不过,在兴奋的同时,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要为即将出生的孩子留下些什么?我首先想到的答案就是书信。
我想,为孩子写信,记录下孩子的成长历程,以及自己对孩子的慈爱和期盼,待日后翻看这些书信时,无论是自己还是孩子,一定都会有别样的感受和收获。
说做就做,自2001年起,我就开始为孩子写信,这一写就是10年。在信中,有的记录了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做法,有的记录了孩子成长中的进步,有的记录了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收获……每封信都采用父亲给孩子写信的方式,信后还附有教育心得,可以说,这是写给童年女儿的信,也是写给未来当妈妈后女儿的信,可为女儿日后教育孩子提供参考。
在女儿4岁时,我患了一场大病——胆囊性胰腺炎,一种可以要人命的病。发病初期,我并没有太当回事。虽然感觉浑身无力,但我还是坚持着像平时一样,为孩子讲故事,给孩子写信。
我在当时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爸爸生病了,感觉胃很疼,没有力气,说话都感觉气短,去医院也没有查出病因。今天晚上,爸爸告诉你,爸爸病了,今晚不能为你讲故事了,你自己乖乖地睡吧。你很懂事地答应了。然而,看着乖乖闭上眼睛的你,爸爸心里很不忍,爸爸不想因自己的原因而减少你的快乐,于是,爸爸又拿起《三国演义》,来到你的床前,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为你讲了起来。”
住院期间,我身上最多时插了7根引流管,但还在惦记着女儿,还在瞒着护士和家人,悄悄地为女儿写信。
“亲爱的女儿,爸爸刚下手术台时,也许是麻药还在发挥作用吧,爸爸只听得到耳边嘈杂的声音,眼前却漆黑一片。爸爸想起为你新买的书还在病房床头的柜子里,马上用含糊的声音对你爷爷说,‘回去时别忘了把给竹竹买的新书捎回去。’爸爸是希望你能够有好书看,能够保持爱读书的好习惯啊!”这是我在手术当天写的。
这些家书,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不仅对我个人,对其他的中国家长,也有借鉴意义。
与孩子大量阅读过后,我和女儿都有了积累,开始尝试着写作。
我将他十余年整理的家书整理成一本书,以“三心三型”为理念,从德商、情商、心商、灵商、财商等九个方面,用90封家书和90个亲子建议,汇成一本有思想、有厚度、能体现深深父爱的优秀家教图书《我要当个好爸爸》。这本书出版后,深受广大家长的好评。这本书出版仅几个月,即先后入选百道好书榜,被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评为“浙版好书”,入选 “2016年度影响力图书推展·第叁季”。我用亲子十余年的实际行动和这本《我要当个好爸爸》影响了更多家庭、更多父母,让做“三心三型”父母理念深入人心。我也因此被家长们亲切地称呼为“书信爸爸”。
陪女儿读书,为女儿讲故事十余年,让我在儿童文学领域有了丰厚的积淀,近年来先后在报刊发表了200余万字作品,在《中外少年》等十余家报刊开辟了阅读写作类专栏。我还出版了以女儿为原型的儿童文学图书《阳光女生杜小默》系列、用童话教写作的《嘻哈兔玩作文》系列等20余部儿童文学图书,获多项奖,入选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我不仅自己爱上了写作,也引导孩子就优秀图书中的故事进行续写、改写等,这样既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又能让孩子带着兴趣去练笔,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引导方法。女儿小时候,我见到图书馆有讲故事活动,便鼓励女儿参加,每次讲故事过后都奖励她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这项活动让女儿爱上了阅读,爱上了讲故事。
女儿写出了好故事,我便会试着把孩子的作品投稿,让她的作品有机会进入报刊、图书。如果作品得以发表、出版或获奖,女儿会写作兴趣倍增。后来稿费多了,我还专门给女儿建立了稿费登记簿,稿费由其自己管理。
女儿在大量阅读大量少儿文学书过后,也喜欢上了写故事、画插图。每天放学写完作业,在小区里和其他孩子尽情疯玩过后,回到家中,除去看书,就是写童话、画插图。目前,她已有100余篇作文及图画在《中国校园文学》《故事大王》、《童话世界》、《少年大世界》、《作文世界》等报刊发表。继她的绘画作品荣获第三届“天才杯”中国儿童画金奖及全国“星星河”杯儿童画绘画银奖后,又先后获全国冰心作文奖等。她有一个漂亮的本子,是专门用来记录稿费的。每次她得到了一笔稿费,我这个当爸爸就奖励给她相同金额的稿费,每次她都会把这些钱认认真真地记下来。女儿说,她的理想是将来也要准备出版一本自己写文字自己配插图的童话书,将来成为一名集作家和画家于一身的人。
我用实际行动,在做着有爱心、有耐心、有童心,学习型、牺牲型、朋友型父亲。用实际行动,感染着更多的父母,让更多的父母成为给孩子带来快乐环境、快乐体验的“三心三型”父母。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