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槐花,爱它洁白如雪...
还因为它开的时候,香飘万里,
一阵风吹过,吹得沙沙作响,吹的心田荡漾。
所以有了想去表现它的欲望,想让它一直陪着我在春天里...
我爱槐花,爱它洁白如雪... 还因为它开的时候,香飘万里, 一阵风吹过,吹得沙沙作响,吹的心田荡漾。 所以有了想去表现它的欲望,想让它一直陪着我在春天里...
胡楠,回族,1982年生,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辽河美术馆副馆长,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盘锦市青年美协副主席,盘锦市兴隆台区第八届政协委员。
2014年国画作品《玉韵伴和声》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获辽宁省优秀作品奖(合作)(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4年国画作品《玉韵伴和声系列》获首届辽宁青年画家优秀作品展中国画铜奖(辽宁省美术家协会)
2015年国画作品《玉韵伴和声系列之一》入选第二届辽宁省工笔画邀请展(辽宁省美术家协会)
2015年国画作品《玉韵伴和声系列之二》青年美术新人新作展中获得优秀奖(辽宁省美术家协会)
2016年7月国画作品《玉伴和声》参加首届中国工笔画省际联盟优秀作品提名巡展(四川省美术家协会)
2016年9月国画作品《金羽玉霞》参加中国工笔画省际联盟暨小幅工笔画邀请展(湖南省美术家协会)
2016年9月国画作品《赤怀天成》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辽宁美协成立60周年美术作品展”中获金奖(辽宁省美术家协会)
2017年8月作品《玉韵唱和之一》参加辽宁省少数民族作品展(辽宁省美术家协会)
2017年8月作品《玉韵唱和之二》获辽宁省第三届工笔画邀请展优秀作品奖(辽宁省美术家协会)
2017年中国画作品《赤怀天成》被评为“尚意.2017全国中国画写意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入会资格作品(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7年中国画作品《逸韵天成》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泾上丹青”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8年中国画作品《春韵和声》入选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家协会)
对花鸟画的喜爱也许是出于女性的天性,但对写意花鸟的选择与坚守,应该说是出于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我喜欢写意花鸟那种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大气磅礴的画风。我在生活中时常被一些貌似平凡的人或事感动,感动世间的美好善良,感动于春天里槐花的香气,我想把所有让我感动的事表现在画面上,我的作品表现和我的绘画生活实际也是契合的。
---胡楠
作品是画家心灵的窗户、内心的写照,作品也可以看出生存状态,或悲、或喜、或苦、或乐。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清,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胡楠国画作品《赤怀天成》
我爱槐花,爱它洁白如雪,还因为它开的时候,香飘万里。一阵风吹过,吹得槐花沙沙作响,吹的心田荡漾。所以有了想去表现它的欲望,想让它一直陪着我在春天里。观看身边的点点滴滴,新的日子,新的阳光,新的空气,新的感受,在新的创作形式中重新审视与构建,这些都是《赤怀天成》国画作品的创作源泉。
《赤怀天成》局部
我一方面从宋代花鸟画中吸取养分,在表现技巧上借鉴前人手法,坚持画面上花鸟树形象塑造的严谨、层次的丰富、细节的深入。在延续传统方式进行创作的同时,我又力图创造新的语言形式来实现对现代语境的把握,在画面布局上借鉴西画的空间表达,以特写、铺满等方式处理画面素材,而且对笔墨的时序性进行拆解,强化笔墨的空间性,创造出画面强烈的视觉动感,特别是通过墨色的对比,过渡与交融,突出象征意味,所以我的作品既有宋画式的“理性”,同时也有情感宣泄的外露。这些画面元素的置换与改变使得作品在保有古典情趣的同时焕发出时代气息。
《赤怀天成》局部
在具体的创作中,《赤怀天成》作品采取了兼工带写的表现手法,采用虚谷的枯笔干墨、短墨线对槐花叶子进行了双钩,而对槐花的表现有意的进行了人为主观处理,夸大而有张力的造型,使观者会在凝视作品的时候,脑海里会产生很多画面,一簇簇、一团团,密密匝匝的槐树枝,向天空延伸着,好像就快划破天际。花是画的主体,朵朵生发,前后穿插,簇拥而出,若隐若现或者能听到、能闻到,仿佛还能摸到,宛若藏一段谜语在花之后,追求某种精神与心灵上的寄托,意境深远。也希望这种夸张的形象在我的作品中呈现出一种精神力量的指向。作品能带动观者进入某种状态。
十二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玉韵伴和声》(合作)
说起《赤怀天成》,必须要提及2014年我的十二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玉韵伴和声》。题材虽然依旧是以槐花和太平鸟为主,但形象、构图、意境均不一样。一片槐花丛林,皎洁的月光,一缕青烟,都有着我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挥发与寄托。追想那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瞬间,所有灵感、所有启示随同思想与创作喷出火花。这次第一次尝试了在日本绢上进行创作,整体的色调是灰蓝色,给人在视觉上很大的冥想空间,太平鸟的那种自由自在,乐在其中的精神状态在画面的花丛里窃窃私语、活灵活现。让整个画面处在一种特定的语境中,自然而舒适,彰显出一派积极向上的精神意境。
大作品和小作品的动人不在于尺幅的大小而在于它的真正内涵。我从2014年《玉韵伴和声》作品入选十二届全国美展开始,创作上主要以槐花题材为主,慢慢的摸索从传统中吸取营养,在经由多次的写生、感悟,配以系统的学习中国传统书画的表现技法。由此,我的绘画也逐渐呈现出一些个人的风格。
绘画对于我就是生活,正是心境与情境的美好追求。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