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间可实现学分认定,大学生可跨校修读精品课程;联合申报300个重大科研项目;教学名师在全省高校互聘任教……日前,省教育厅出台指导意见,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开放办学,加强校际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全省高校将在人才培养、平台共享、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合作。
联合培养学生,推动教师互聘。我省将组建10个左右校际合作教学联盟,实现精品课程资源的协同开发和共享共用,完善在线开放课程跨校选修制度,30万名大学生跨校修读 2000门精品课程。建立校际学分认定和转换制度,为学生学习提供多样化选择和途径。以1000个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为依托,推动本科生交流培养、硕士和博士生联合培养工作。实行千名教学名师在全省高校互聘任教活动,支持高校结合实际自主制定跨校互聘教师办法。
推进协同创新,实现资源共享。我省将通过建立科研合作联动机制,促进优势科研平台的开放与共享。以高水平学科为基础,联合共建100个校地校企研究院、申报30个重大科研平台;联合申报300个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不同高校学科间开展联合技术攻关,针对产业实际需求开展应用研究,解决300个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联合举办各类高端学术论坛及系列讲座,全面提升高校的学术氛围和学术水平。
在促进合作交流方面,支持高校建设10个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国际教育合作平台,建立高层次国际教育合作项目30个。省教育厅将建立督查考核和通报制度,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充分调动普通高校加强校际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