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记者彭韵佳、沐铁城)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国家医保局13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实施大数据实时动态智能监控,实现医保基金支付智能审核全覆盖,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监管的基金安全防控机制。
通知明确,到2023年底前全部统筹地区上线智能监管子系统,智能审核和监控数据准确上传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全面开展经办智能审核,初步实现全国智能监控“一张网”;到2025年底,基本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的智能审核和监控体系,形成经办日常审核与现场核查、大数据分析、全场景智能监控等多种方式的常态化监管体系。
通知要求,医保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与协议管理工作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定点医药机构主动对接智能监管子系统,系统对接情况与定点医药机构年度考核等挂钩。同时,探索对于主动加强智能监管系统应用、开展自查自纠的医药机构,给予减少现场检查频次等政策。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总体上看,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智能监控,对医务人员明显违规的行为进行自动提醒和拦截,对可疑违规行为进行实时提醒。目前,越来越多定点医院主动借助智能监控实现自查自纠,减少违规行为发生。
该负责人介绍,智能化监管手段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不会对参保人的正常看病就医行为产生影响。对于明确的违法违规,要加强监管和干预,逐步实现对可刚性约束的违法违规问题自动拦截;对于涉及医疗合理类的问题,在系统检出疑点问题后,要及时反馈至定点医药机构,由其进行申诉,充分听取医药机构申诉意见并经必要的复审、合议、终审等程序后确定是否支付。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