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7日,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地震,地震已造成72人遇难。
全力以赴搜救失联人员、救治伤员,加紧打通救援通道,严防余震和次生灾害,加快抢修受灾地区基础设施,妥善安排受灾群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持续紧张有序进行。
抓住黄金救援期抢救生命
地震之后,因为道路中断,泸定县磨西镇青岗坪村成为孤岛,一条湍急的河流横在救援人员与受困群众之间。
危急时刻,四川森林消防总队甘孜支队30名消防员踏着一条不到一脚掌宽的管道,一步步从河上挪到对岸。过河后,他们现场砍树制作了一座简易桥。随后,森林消防、武警、公安等救援力量通过这座简易桥展开了一场生命大救援。截至6日,青岗坪村300余名群众均已安全转移,其中包括29名重伤员。
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争分夺秒抓住72小时黄金救援期。截至6日8时,已累计出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安全生产、交通通信电力、医疗救援等各类救援力量6650余人、9架直升机。
“没有路,就徒步!迅速前进!”6日凌晨1时,国家(四川)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四川省骨科医院急诊科医生陈子锴带领5名队员徒步抵达磨西镇海螺沟景区人民医院,随即加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
记者6日从国家卫健委获悉,地震发生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快速组织医疗卫生力量赴灾区支援,在增派紧急医学救援队同时,派出司局级负责同志带领国家级重症专家组赴灾区指导伤员救治。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和集中救治原则,将全部重症伤员集中收治在高水平医院,提升救治效果,切实提高治愈率。派出由传染病防控、环境消杀、饮用水卫生、病媒生物控制等专家组成的国家级公共卫生专家组赶赴灾区指导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防范次生灾害避免新增伤亡
6日10时,一架翼龙-2无人机从贵州安顺基地腾空而起,直奔震区。这架由应急管理部调派的无人机,对震区堰塞湖、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行高清“侦察”,并保障救援人员应急通信。与此同时,天上多颗遥感卫星对震区次生灾害隐患点进行“扫描”。
避免新的人员伤亡,防范次生灾害至关重要。
据气象部门预报,7日至8日,泸定震区周边将有中雨,局地大雨,要密切关注此次降雨过程与前期降水叠加可能产生的影响和次生灾害。
“地震诱发的严重地震滑坡、崩塌等地震地质灾害为应急救援带来不小挑战。”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副主任吴健介绍说。目前,当地正全面排查次生灾害,四川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启动省级地质灾害二级应急响应,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6日9时,水利部针对四川省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指导督促四川省开展进一步排查震区水利工程,建立震损水利工程清单,逐一落实应急处置措施等工作。
妥善做好受灾群众避险安置
记者6日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雅安市相关部门初步了解,泸定地震灾害波及靠近鲜水河断裂带的甘孜州泸定县、康定市、九龙县、雅江县、丹巴县和雅安市石棉县、汉源县7县(市)。泸定、石棉两县受灾最为严重,5万余人临时避险转移安置。
“我们昨晚就搬到了安置点,政府提供吃的,我们自己也拿来面条、白菜,大家一起煮着吃。”在雅安市石棉县王岗坪乡的一处集中安置点,村民詹兴惠告诉记者。
王岗坪乡地处大渡河峡谷,受灾较重。地震发生后,应急、电力、交通等部门连夜奋力救援抢修。6日,记者在该乡一处安置点看到,广场上搭建起一排排应急帐篷,受灾群众有人在生火做饭,有人在清理生活垃圾,矿泉水、面包、牛奶等救援物资正一箱箱地运进安置点。
更多救援物资正在驰援。截至6日,四川省财政厅在向甘孜州专调5000万元基础上,向雅安市紧急专调资金5000万元,向甘孜州、雅安市紧急下达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资金2000万元、省级地质灾害防治补助资金2000万元;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调拨省级救灾物资83580件,红十字会调拨救灾物资5620件,支持灾区救助安置工作。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