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青海,具有着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地位,肩负着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关于保护好三江源,习近平都有哪些重要论述?新华社《学习进行时》为您梳理。
这是2019年8月9日拍摄到的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的长江正源沱沱河河道的照片(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吴刚摄
▲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就不宜发展产业经济,主要是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
——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上游要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三江源国家公园就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这是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
——2019年8月19日,致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的贺信
这是2019年6月21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境内拍摄的澜沧江。新华社记者 张龙摄
▲保护三江源是党中央确定的大政策,生态移民是落实这项政策的重要措施,一定要组织实施好。
——2016年8月22日至24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
▲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
——2016年8月22日至24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
▲要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搞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加强环青海湖地区生态保护,加强沙漠化防治、高寒草原建设,加强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2016年8月22日至24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
▲要搞好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使青海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
——2016年3月10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2016年3月10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