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两会新语”之一】
新华网 程瑶
【学习进行时】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作为内蒙古代表团代表,习近平已是第四次参加这个团的审议。习近平在发言中强调了哪些重要问题?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保护生态环境等工作“划重点”,是习近平今年发言的主要内容。
重点1:“要找准内蒙古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
如何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习近平开门见山地指出,要找准内蒙古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深入分析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短板不足,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主攻方向。
2018年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就强调,内蒙古产业发展不能只盯着羊、煤、土、气,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
当前,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想要在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内蒙古就必须用创新思维“解题”。
对此,习近平提出一系列要求:推动相关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全力以赴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深挖优势,内蒙古才能借时代大势的东风展翅腾飞。
重点2:“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一年前,内蒙古31个国贫旗县就全部“摘帽”。对于这样的脱贫战绩,习近平表达了赞扬和祝贺。
“拔穷根”硕果累累,“谋长远”需再接再厉。“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强调。
“内蒙古地广人稀,农牧民生活居住比较分散,生态环境脆弱,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上难度大、挑战多”。对于内蒙古的具体情况,习近平有着清晰深刻的认知。他强调,要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并同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增加农牧民收入。”习近平的要求深刻体现了贫困地区发展更要靠内生动力,“输血”必须和“造血”相结合的重要思想。
重点3:“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发言中,习近平再次强调“要保护好内蒙古生态环境,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习近平对此提出具体要求: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改善城乡环境。
——强化源头治理,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加大重点行业、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力度,发展清洁生产,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担负起在祖国北疆构筑万里绿色长城的重任,内蒙古必须下更大的决心、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
重点4:“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
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民族自治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付诸实施的地方。习近平勉励大家:“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倍加珍惜、继续保持。”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发言中,习近平再一次强调。
当娜仁图雅代表提到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孩子们实现更大梦想时,习近平肯定地指出,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他说:“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习近平在发言中强调,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
“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是习近平的殷殷嘱托。
重点5:“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
在发言中,习近平摘引党史,指出:李大钊同志曾直接领导和参与在蒙古族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共产主义先进分子的工作。1923年,内蒙古产生了包括乌兰夫在内的第一批共产党人。1947年5月,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成为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
“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热血故事,“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都来自于我们党的历史,都是鼓舞斗志、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的珍贵精神资源。
习近平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他指出,党中央已经对党史学习教育作出全面部署,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他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
习近平划出的这些工作重点,不仅适用于内蒙古,对全国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