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护航人”,让啤酒“暖暖和和”进东北
新华社记者邵鲁文
在春节期间不少家庭的年夜饭上,啤酒是必不可少的饮品。随着春节临近,春节物资运输也进入高峰,在青岛娄山站,一批“护航人”正坚守岗位,保障年货顺畅运到千家万户。
青岛是啤酒生产大市,尤其是临近春节,青岛啤酒销往东北的数量很大,但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一度成了啤酒运输的难题。青岛腾慧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超说,啤酒本身属于易冻的快消品,加上今年气候比往年要寒冷,冬季运输过程中,最担心的就是啤酒冻裂、冻爆等现象发生。
面对节日市场旺盛的需求,如何将啤酒既安全又新鲜地搬上东北百姓年夜饭的餐桌上,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西车务段娄山站的工作人员研究出了一套运输方案,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在娄山站的棚车车厢内可以看到,车厢的厢壁被包上了一层塑料膜,膜上则覆盖了一层厚约4厘米的泡沫板,现场工作人员管这些泡沫板叫作保温板。“这是我们专门为运输啤酒设计的暖房,是为了往东北地区运输用的。”娄山站站长宋伟涛说。
宋伟涛告诉记者,铁路棚车是铁制的车皮,下面铺上毡布,加上厢壁的保温板,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同时,装车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要给啤酒铺上褥子、盖上被,让啤酒“暖暖和和”进东北。
在装车现场,一箱箱啤酒被工作人员仔细摆放整齐,大约两个多小时的时间,5000多箱啤酒装满了一节车厢。车门关好后,工作人员还拿来泡沫填充剂,顺着车门缝隙的位置一点点喷上去,白色的泡沫迅速将空隙位置填充满,车厢的最后一个保温点顺利完成保温工作。
虽然对啤酒的保温措施得当,但是运输时间过长,仍有可能导致啤酒被“冻伤”。宋伟涛说,以往,啤酒和普通货物的运输没有太大区别,运输路线都是绕道山海关,旅途中需要10多天的时间。近年来,根据啤酒的特点,铁路部门量身定制了新的运输路线,啤酒从娄山站集结发出,途经胶济铁路、蓝烟铁路,一天时间即可抵达位于渤海湾畔的烟台北站。在这里,火车将坐上轮船,“乘坐”烟大铁路轮渡奔赴东北。
“这样总路程缩短了600多公里,最快48小时内即可到达黑龙江,大大压缩了货物在途时间,最大限度保证了啤酒新鲜的口感。”宋伟涛说。
李志超说,啤酒从原产地搬上东北消费者的餐桌,凝结了铁路工作人员的努力。目前,发往黑龙江地区的青岛啤酒,80%以上都采用了铁路班列运输方式,“冻酒”情况,几乎不见了。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