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日本科学家池田菊美首次提出将鲜味作为除甜、酸、咸、苦之外的第五种基本味道。大约80年后(1985年),科学界正式同意了他的观点。据5日的《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美国南加州大学多恩西夫文学、艺术与科学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了第六种基本味道的证据,这种味道就是“氯化铵”。
几十年来,科学家已认识到舌头对氯化铵有强烈反应,但不确定是哪些受体负责。近年来,他们发现蛋白质OTOP1是一个质子通道,能使细胞检测酸味。他们假设这种蛋白质也可能对氯化铵产生反应,因为它会影响细胞中的酸水平。
此次研究中,科学家将OTOP1引入实验室培养的人类细胞,并将其中一些细胞暴露在酸或氯化铵中。他们发现,氯化铵与酸一样有效地激活了OTOP1受体。小鼠测试证实,那些携带OTOP1的小鼠能避开摄入氯化铵,而那些OTOP1被剔除的小鼠则不介意这种味道。
铵及气体氨(氨基酸的分解产物)对生物通常是有毒的。许多动物具有检测环境中的铵或氨并对其作出反应的能力。研究人员推测,品尝氯化铵的能力可能是为了帮助有机体避免有害物质而进化来的。
研究人员还观察到,物种之间对氯化铵的反应存在差异。例如,鸡的OTOP1通道更敏感,而斑马鱼对氯化铵不太敏感。
研究人员计划进一步探索OTOP1受体对氯化铵的反应,希望能更多地揭示其进化意义。虽然说某种食物是“氯化铵”味,并不是一种很直观的描述方式,但也许美食家会为之想出一个更好的名字,让它有一天能加入到基本味道的行列中。(科技日报)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