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9月10日电(记者乐文婉)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众多收藏于香港的金庸个人物品与手稿等珍贵原件首次在内地展出。首站金庸展9日在武汉揭幕,向来是阅读爱好者聚集地的湖北省图书馆变得更为热闹,不少金庸迷慕名前来,领略大家风采、追忆侠胆豪情。
虽相距千里,但湖北与身在香港的金庸缘分深厚。金庸小说中不少故事都发生在湖北,仅在《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中,金庸便提及襄阳200余次。因此,策展方别具匠心地将此次展览入口设计成“襄阳城门”样式,城门两侧则是八个大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走进展厅,依次映入眼帘的是“大侠足迹”“金庸的武侠世界”“影视和文娱世界的金庸现象”“百年——金庸”四个展区。手稿、文献、照片及小说插图、经小说改编的电影海报、电视剧主题曲唱片与金庸生前珍藏的私人物品……一件件展品带领观众们重温金庸武侠小说的创作历程与文学魅力。
“我就是看着金庸作品长大的。非常高兴能看到金庸先生的手稿,通过手稿去体验他创作时的温度。”出生于1990年的孙大坤说。
玻璃展台内,金庸生前珍藏的围棋、棋盘与一场围棋比赛的棋纸吸引众多观众拍照、研究。“这盘棋让我想起了不少金庸小说里的剧情与人物,比如《天龙八部》中,虚竹无意间的一步棋就破解了让不少人绞尽脑汁的珍珑棋局,这蕴藏了很多人生道理。”“80后”刘雄告诉记者。
为了第一时间观展,刘雄特地请了半天假、约上好友,早早来到湖北省图书馆等待金庸展揭幕。 9月9日,参观者在金庸展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展厅专门设置阅读区,陈列15部金庸小说作品,供观众自由取阅。年近六旬的吴女士与头发花白的爱人在书架前久久驻足。
早在1987年,吴女士便在香港接触到《书剑恩仇录》,而后她仿佛“着了魔”,一套套地收藏,品读起金庸作品。“金庸教会我们什么是侠义心。为人处事,都要在心中常怀一个‘侠’字。”
“我很怀念金老爷子。看着这些展品,我脑海中像放电影一般,一幕幕小说中的情景与过去的美好回忆不断回放。回去以后,我打算把老爷子的书翻出来,再温习一遍。”吴女士说。
展厅出口附近,三面墙上挂满了展示金庸小说场景的画作,不少观众绕场缓行,边看边讲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不舍离场。
记者了解到,为期一个月的金庸展每天对外开放7个小时。出于疫情防控原因,展览每小时限定100位观众入场。后台数据显示,如今,最早可预约的时间已排到9月19日。
展览外,金庸作品的影响力也在延续。如今,刘雄的孩子已经看起以金庸作品为蓝本的动画片。“等孩子到了中学阶段,我会强烈推荐他读原著。因为金庸作品不仅仅是世俗武侠,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核心的金庸作品更是生动的爱国、爱家教材。”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