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西方与乌克兰的战略合作令俄罗斯面临的压力更大,但俄罗斯是否会被激发出更大的军事潜力,这场冲突是否会进一步失控升级,值得进一步关注。
过去一周,僵持已久的俄乌战线出现了明显变化。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1日称,乌军重新控制了哈尔科夫州的契卡洛夫斯克。乌方12日最新消息称,乌军已经进入哈尔科夫最北部地区,距离俄乌边境不到10公里。
俄乌双方公布11日最新战况
俄方声称对乌军造成重大杀伤的同时,也承认从巴拉克列亚、伊久姆等战略要地撤离,并表示撤离俄军将在顿涅茨克重新集结,进行战略调整。
俄军确认撤离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双方大打认知战,均通过释放大量信息迷惑和干扰。因此,除必须对双方相关信息进行交叉比对外,战线、伤亡与后勤情况也是判断战局真实走向最重要的客观因素。
当地时间10日,乌军宣布夺回巴拉克列亚,这是乌军数月来夺回的首个大城镇。此后,乌军接连拿下伊久姆、库皮扬斯克等哈尔科夫重镇。值得注意的是,伊久姆和库皮扬斯克都是重要的铁路枢纽,是俄军在哈尔科夫开展“特别军事行动”重要的后勤补给点。
俄《共青团真理报》军事记者亚历山大·科茨此前报道称,俄军正从哈尔科夫北部和东部地区撤出,并将在奥斯科尔河东岸构筑新的防线。
这一报道很快得到俄罗斯国防部确认。在11日下午俄国防部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俄方展示的在乌“特别军事行动”地图上的战线已移至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几乎不再包括哈尔科夫。双方在此长达数月的消耗战看似暂告一段落。
根据视频资料,部分俄军在撤退时似乎相当匆忙。在巴拉克列亚的高速公路上,俄军多辆T-72B3坦克疑似被抛弃在路边,遭乌军俘获。在伊久姆,乌军疑似俘获了2辆疑因故障被抛弃的俄军自行火炮,其中一门还是俄军现役最先进的2S19M2式。
俄国防部11日则表示,在过去24小时内,俄军对哈尔科夫州境内近10个地区的乌军进行打击。在赫尔松州和顿涅茨克等地区,俄军对乌方武装力量、基础设施进行了打击,击落了乌方1架米-8直升机和4架无人机。
双方各执一词
对于乌军在哈尔科夫的此次反攻,乌克兰防长列兹尼科夫对目前战果表示意外,认为效果远远好于预期。他还强调,乌军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确保对战果的控制,防止俄军反击。
对于乌军反攻取得成效的原因,乌军匿名消息人士在接受《经济学人》杂志采访时归因于夺去了俄军的战场制空权,并称这主要得益于美国的防空武器和通信系统。
不可否认,西方提供的先进武器的确对乌军有着重要作用,但乌方这一表态不无进一步索要军援的考虑。而从双方前期的互动看,乌克兰与西方策划的战略欺骗似乎才是乌军“奇袭”得手的首要原因。
在此次反攻之前,乌克兰方面与西方媒体持续炒作乌方即将发动大反攻,但地点不是在东部的哈尔科夫,而是南部的赫尔松。为了假戏真做,乌军从8月28日起出动大批火炮和数个旅的兵力向赫尔松发起了主要攻势,并在顿巴斯方向进行了牵制性进攻。从乌方”泄露“的阵亡讣告看,乌军还制造了将主力投入南部方向的假象。为应对乌方反攻,俄军此前已将大量的机动兵力和部分东部战线的兵力抽调到南部。
不过,俄国防部10日发表声明称:“为了实现这次‘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俄方决定重组巴拉克列亚和伊久姆地区的军队,以便增强顿涅茨克方向的军事行动。”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12日表示,将要求乌方全面投降。
目前看来,俄乌冲突的最新动向反映出乌方与西方情报和舆论界的紧密合作,也暴露出俄军在战场侦察和情报搜集方面的重要缺陷。俄军能否对乌军反攻做出反制,则取决于其下一步的政治决心和军事动员,以及对战场侦察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的补短。
同时,尽管西方与乌克兰的战略合作令俄罗斯面临的压力更大,但俄罗斯是否会被激发出更大的军事潜力,这场冲突是否会进一步失控升级,值得进一步关注。
作者:深海龟(新民晚报·深海区工作室)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