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午,盘锦首位“00后”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张继鑫在妈妈的陪同下,赴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为远方的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是盘锦第14例非亲缘性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也是目前盘锦年龄最小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02年出生的张继鑫,从事乐器销售和教学工作,同时也是公益组织的一名志愿者。18岁生日那天,他走进市中心血站爱心献血屋,成功捐献400毫升血液。在献血的同时,他还登记并进行了血液采样,进入了中华造血干细胞骨髓库,正式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18岁的青春,总要做一点儿酷酷的事情,这本红彤彤的献血证,就是我最好的生日礼物!无偿献血是一种爱心奉献,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更是我的自豪,这是我最好的成人礼。”张继鑫说。
今年3月,张继鑫接到市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他与一名7岁先天性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当被询问是否愿意捐献时,张继鑫内心很激动也很忐忑,激动的是他的造血干细胞能够拯救另一个人的生命;忐忑的是因为消息来得突然,不知道父母会不会同意他进行捐献。“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要先征得父母的意见。”孝顺的张继鑫说。
当晚回到家,张继鑫与父母就此事召开了“家庭会议”,父母担心捐献会影响他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妈妈更是红了眼眶。张继鑫连忙向父母耐心解释,采集造血干细胞与成分献血过程基本相似,不仅不影响身体健康,还可以拯救一个生命甚至一个家庭,最终父母同意并支持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
接下来,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张继鑫采集了两管血液发往实验室进行HLA高分辨比对。7月18日,张继鑫再次接到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他以匹配度100%通过HLA高分辨比对。第二天,张继鑫做了全身体检,做捐献前的最后准备,目前他的体检结果合格,已经做好了随时捐献的准备。
“我能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这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他们是我的榜样。”张继鑫坦言,他的父亲是一名人民警察,母亲是社区工作者,都是中共党员。父母从小就教育他要好好学习,长大回报社会,多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在疫情防控期间,张继鑫和他的父母,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自2022年加入公益组织至今,他的志愿服务时长已超300小时。今年4月初的一个凌晨,心思细腻的张继鑫还用实际行动,成功挽救了一名轻生女孩的生命。
在当天举办的简短的欢送仪式上,高大帅气的张继鑫表现得既勇敢又从容。在他的感召下,有好几位18岁的大男孩也采集了血样,将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作为自己的成人礼。
作为一名“00后”,张继鑫心中有爱,眼里有光,不仅照亮了自己也温暖了他人,在为远方的患者加油鼓劲的同时,他也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来,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去生命的希望。(来源:盘锦日报)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