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26日,在中国石油东北销售与西北销售的通力协同下,投产运行仅3个多月的抚锦郑管道已累计转输油品量突破100万吨,超出预期转输量的67%,管道沿线各库站始终安全高效运行。
抚锦郑管道是国家“北油南调”的关键战略工程,肩负着优化东部地区成品油物流格局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重大使命。9月17日,首批柴油自管道经辽宁、天津、河北、河南3省1市的14个地级市,正式注入郑州末站,抚锦郑管道全线贯通投用。
大区公司的价值在于协同上下游企业开展优化物流,促进全产业链高效运行。管道投用以来,东北销售在销售公司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切实履行大区公司职责使命,与西北销售紧密协作,联动国家管网推动抚锦郑管道与兰郑长管道全面连通,在中原腹地形成更加完整的成品油供应网络,新的物流格局下,东部资源与中西部市场正式融为一体,保产保供能力持续提升,物流优化空间进一步拓展,成品油产业链合力不断增强。
传统意义上的“北油南调”,大多是北部炼化企业生产的成品油通过铁路运至大连港和营口港,经海路运输至南京三江口油库中转后,走长江水道运输至武汉、重庆等中西部地区,转运次数多、损耗管理难度大、运输路线长,整趟运输下来一般需要25-30天,遇到台风、暴雨等因素影响还会延误更长时间,保供成本较高。同时,受长江水位季节性变化及天气因素影响,物流周期延长,保供成本增加。
抚锦郑管道投用后,东北销售通过管道对沿线库站进行补充的同时,与西北销售协同联动,用好物流优化的数据监控分析模型,依据市场动态与管道实际运行状况灵活调整管输方案,做到资源精准配置与滚动平衡,实现油品输送与价值流转的顺畅衔接。通过在管道薛店站对锦郑管道输送的成品油资源进行重组,再经兰郑长管道输送至湖南、湖北、重庆、云南、贵州等省市,运输时间将减少20多天。
12月以来,东北销售充分发挥其地缘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深入钻研运输方式组合联运策略,精准剖析管道运输相较于既有模式的替代优势,积极推行“一线三省”区域优化方案,在满足河南、湖北、湖南等地需求的基础上,挖掘管道沿线储运设施潜能。经核算,相比营口港、大连港资源发运模式,新运输方式将使吨油运费降低40~80元,抚锦郑管道河北杏园油库的“管道+公路”模式取代原“铁路+公路”开展公路配送及跨区配送后,吨油运费最多可节省78元。同时,借助抚锦郑管道锦州站的仓储容量,对油品存储进行合理布局,可减少沿江罐容的租赁需求,节约罐容租赁营运费用,预计整体运输成本全年可节约1亿元。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