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在抚锦郑管道沿线的杏园油库分输站、杨官林油库等分输站,来自东北和华北地区5家炼化企业的成品油正源源不断向中原腹地输送。自管道投产运行以来,中石油东北销售已累计组织输送油品74.1万吨。
而在以前,河南、山西等地油品主要通过铁路和公路运输方式实现,运输效率低、运输成本高,制约了产业链的整体效益。今年以来,东北销售以集团公司产业链整体价值最大化为中心工作,以抚锦郑管道投产运行为契机,推进产业链一体化协同,重塑东部地区物流优化新格局。
一体化协同,推进管道增输上量。抚锦郑管道项目是国家实施“北油南调”的一项战略工程,全长1595.36公里,全线由国家管网公司5座输油站承担输油任务,设计最大年输量1300万吨。今年以来,在集团公司和销售公司统一部署下,在西北销售公司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东北销售全力保障抚锦郑管道投产运行,抽调业务骨干成立工作专班赴国家管网现场办公,共同编制管道备油方案和投产期间优化方案,有序做好管道模拟运行推演,设定投产备油工作时间节点,倒排时间表,统筹落实各项措施。建立“日监控”与“日汇报”制度,优化数据监控分析模型,组织炼化企业重点做好资源滚动平衡,灵活调整管输方案,为管道一次安全、高质量投产创造有利条件。组织与对物流系统、ERP系统结算流程进行模拟测试,打通系统结算流程,实现物流、商流、信息流全线贯通。9月17日,首批柴油进入郑州末站,抚锦郑管道全线贯通投用。
一张网布局,拓展物流优化新通道。“大区公司的价值,在于发挥其资源统筹优势,联动产业链形成合力。不仅要算小账,更要站在产业链高度算大账,实现资源的配置优化和价值提升。” 在12月6日的2025年工作研讨会上,业务营运部经理刘鑫畅谈业务专业线工作思路。
东北销售业务范围辐射区域点多、线长、面广,形成了纵贯南北、庞大复杂的东部地区成品油物流网络。抚锦郑管道投用后,与兰郑长成品油管道连通,在中原腹地形成更加完整的成品油供应网络,物流优化空间巨大。近期,业务专业线围绕东部地区一二次物流优化开展“头脑风暴”,按照“少环节、短流程、低成本、高效率”配送原则,开展多种运输方式组合联运研究,分析进线、可替代需求和费用情况,通过“一线三省”区域优化,在满足河南、湖北、湖南本省区需求前提下,开展管道沿线储运设施优化使用。结合兰郑管道段资源,拟增加河南沿线油库、长沙油库下载量,拓展河南、长沙油库主动配送范围。拟建立武汉共享油库运行机制,开展海进江区域整体共享优化运行,减少南京三江口油库长距离江运发运。据测算,对比现有运输模式下管道对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区铁路和公路可替代量影响,吨油运费将下降52元。
一站式供应,跨区配送保障市场。11月25日,满载着29吨0号轻柴油的公路罐车顺利抵达山西长治市武乡县加油站,河北杏园油库跨区配送至山西地区的业务流程打通,拉开抚锦郑管道沿线油库跨区配送的序幕。
山西地区市场是东、西销售公司交叉保供区域。抚锦郑管道投用前,主要依靠铁路发运方式保障资源供应。近年来,受铁路车辆配给不足和返空缓慢等因素影响,山西地区市场保供能力出现不足,且运输成本高、运行效率低。东北销售主动构建多元稳定的供应链保障体系,借助抚锦郑管道优化模型,发挥河北杏园油库区位优势和公路付油能力,开展跨区配送山西长治、晋城等地的可行性研究。经测算,在管输阶梯降费政策影响下,通过“管道+公路”替代原来的“铁路+公路”联运方式,预计全年可降低一二次整体运输成本200至1100万元。后期,东北销售将开展杏园油库至河南北部地区跨区配送业务,不断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推动全产业链平稳高效运行。(王才俊/李淼)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