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近日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了房租减免、税费减免、社会保险支持等26条纾困扶持措施。
当前养老托育服务业面临哪些困难?如何确保纾困扶持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在9月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介绍。
“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可持续经营受到了很大冲击,普遍面临着经营成本上升、人工租金上涨、防疫开支增加等突出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表示,亟需采取有力措施纾困扶持,帮扶养老托育服务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为行业保存有生力量。
《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提出6个方面、26条具体措施,概括起来即“两减免、四支持”:房租减免、税费减免;社会保险支持、金融支持、防疫支持和其他方面的支持。
此次出台的政策涉及面广,落实这些政策需要多个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形成合力。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李永新表示,要抓好政策部署、加强督导落实、健全长效机制,让更多养老机构及时知晓政策、用好政策,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落实落细养老服务机构纾困扶持政策措施,优化养老服务市场环境,着力激发养老服务业发展活力,有效提升服务质量。
“要持续关注托育服务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加强政策落实跟踪,适时完善优化解决方案,将纾困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加快推进托育服务业复工复产,确保托育服务可持续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负责人杜希学说。
“解决好‘一老一小’的问题,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养老托育服务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关乎到千家万户的幸福。”苏伟说,目前全国已经有300多个地市级的城市(区)编制了“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全方位整合资源力量,拿出土地、住房、财政、投融资、人才等“真金白银”的政策包,促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他介绍说,下一步将从三方面抓好纾困扶持政策措施落实:
一是打好投资“组合拳”。综合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养老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和项目运营,带动地方政府投资和扩大社会投资。以投资换机制,鼓励各地优先通过公建民营的方式,引导运营能力强的机构参与设施建设和运营。
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托育服务业处在发展初期,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各方广泛参与,实现多元化、多样化、多业态的融合发展。将鼓励引导家政企业积极参与规范化居家上门养老托育服务,有效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托育服务水平。各地方也要探索对参与养老托育服务的家政企业给予适当支持。
三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养老托育服务业是以人为核心的行业,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同样也在于人。要加强“软”“硬”结合,积极推动养老托育服务机构依托职业院校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带动职业院校、养老托育领域龙头企业等培养行业所需的高水平技能人才,推动解决行业用人难问题。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中国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 新华网